淮安傳統(tǒng)方言稱謂去留引爭議
中國江蘇網(wǎng)訊:(記者 潘曉曄)“我認為淮安的傳統(tǒng)方言稱謂,還是值得淮安人繼續(xù)保留沿用的。”家住第二人民醫(yī)院對面的孫老,這樣闡述道,“一個地方的方言,實際上是地方文化的一部分,F(xiàn)在國家都對地方方言建立了保護措施,為什么作為淮安人的我們,不能從這日常使用最頻繁的傳統(tǒng)方言稱謂著手,開展方言保護呢?”9月19日,本報報道了《淮安兒童口中難覓方言稱謂》一文,文章刊發(fā)后,在市民中立即引發(fā)熱議,傳統(tǒng)方言稱謂的去與留,成了廣大市民爭議的焦點。
記者了解到,淮安所使用的方言,是江淮官話的代表方言之一。以淮安方言為載體的曲藝有淮劇、淮書等,這些曲藝部分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。記者在對一些淮安老市民的采訪中了解到,他們普遍認為淮安話代表著淮安地區(qū)長期積淀的一種文化,從某種意義來講,傳承傳統(tǒng)方言稱謂還是有一定意義的。“叫爺爺為‘爹爹’、叫姑媽為‘布布’,是從小就被教導、已經(jīng)融入血液中的稱謂,我覺得這種地方方言特色的稱謂,帶有一種濃濃的親情味道,雖然叫爺爺和姑媽也是同樣的意思,但就是缺少了那種淮安所特有的‘鄉(xiāng)土’氣息,親昵的味也少了許多。”出生于1985年,在市區(qū)某事業(yè)單位任職的小呂這樣說道。
東北人小陳來淮工作已經(jīng)近十年了,“對于淮安話,我剛來的時候是一句也聽不懂,同事交流的時候感覺自己像個‘呆子’,沒法做回應,F(xiàn)在聽懂淮安話已經(jīng)完全沒問題了,就是還不會講,我認為方言以及方言稱謂的普通話化,也是目前一種社會化趨勢,方便人們之間的交流。”
家住浦東花園的宗女士是一位5周歲男孩的母親,她認為孩子對親屬的稱謂“普通話化”很正常,“我們小時候還稱父母叫‘恩爸’、‘恩媽’呢,現(xiàn)在聽著多土!在淮安像我兒子這么大的孩子,你再聽聽,哪里還有人這么叫的,不都是按照普通話叫‘爸爸’、‘媽媽’嗎?”
淮安市教育局語言與文字委員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,這樣表述了自己的個人觀點,他認為方言稱謂的“普通話化”并不是以政府的行政力量、或是市民的個人意志為轉移的,“方言稱謂的逐漸‘普通話化’,實際上是社會發(fā)展的一種必然趨勢,是隨著新淮安人文化程度和教育程度的提升、以及城市開放程度的擴大而必然帶來的現(xiàn)象。”這位工作人員認為,這種方言稱謂的變遷,事實上在國內(nèi)多個城市都普遍存在,而隨著淮安家庭結構的變化、獨生子女家庭的日益增多,一些淮安方言稱謂如“布布”,甚至有逐漸消失的可能。